3月6日下午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,审议政府工作报告,对中外媒体开放。
全体会议15时开始,为了占据最佳位置争取提问,不少中外记者14时刚过就来到会场守候,在媒体区架起一排排“长枪短炮”。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凤凰卫视、联合早报、彭博社、美联社、CNN、路透社等60余家媒体的百余位记者参会,其中包括17家境外媒体。
在顾军、袁国华、金力、金鹏辉、周桐宇、杭迎伟、印海蓉、李峻、张义民等9位代表审议发言后,会议进入上海代表与媒体的互动时间,中外记者争相举手寻求提问机会。营商环境优化、跨境数据流动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长三角一体化、城市更新等成为提问聚焦的重点。
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,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
今年春节过后首个工作日,上海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,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.0版行动方案?!傲己玫挠袒肪呈巧虾5纳亮撩??!痹诨卮鹑嗣袢毡钦咛岢龅挠泄赜呕袒肪车奈侍馐?,上海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龚正代表说,近些年来,上海把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,以一年一更新的频率,先后推出7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,迭代实施1101项改革举措,有力地促进了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和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创新创业的活力足。去年,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904户、增长28.1%,企业总数达到289.2万户,每千人企业数增加到116.8户、居全国第一。
对外资的吸引力强。去年,上海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40亿美元,再创新高,连续四年超过200亿美元,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、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5家和30家,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。
帮助企业减负增效的力度大。2018年以来,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超过9100亿元。
“营商环境没有最好、只有更好,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。上海将聚焦各类经营主体关切,持续深化改革攻坚?!惫ㄕ硭?,重点是“三个坚持”: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,更好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;坚持法治化基础保障,更好地营造稳定透明、规范、可预期的法治环境;坚持国际化重要标准,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风向标作用。
科技创新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引擎,上海将从哪些方面发力,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,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?
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,上海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,推动科创中心建设从“建框架”向“强功能”不断跃升。今年,将重点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,包括强化前沿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的布局,建好用好战略科技力量,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,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,加快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,构建开放创新协同网络。
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有硬实力,也要有软实力
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,上海市举行的第一个会议是城市更新推进大会,对城市更新工作进行顶层设计,作出全面部署。
像上海这样的超大型城市,城市更新难度很大,上海将如何克服困难,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新的空间?
“城市更新的关键是核心功能的更新和提升?!鄙虾=üぜ哦鲁ず加按碓诖鸺钦呶适彼?,因为城市不仅要有高楼大厦,还要重视?;こ鞘械募且?,背街小巷、烟火人家、繁花似锦。城市的更新不仅要强化?;だ?,还要创造新空间、新功能、新价值。城市更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需要有“三个注重”:注重激发城市发展的活力,即功能优先、功能复合、产城融合、绿色生态。在黄浦江的两岸,许多老码头、老仓库已经成为演艺中心、商业中心、创意中心和创新中心。
注重科技创新能力供给。?;だ方ㄖ捅;し缑布±?,还需要先进的建造技术作为支撑。比如在张园石库门建筑群城市更新的项目中,就综合运用了建筑机器人加持的“顺做法”和平移技术加持的“逆做法”,数字化建造全过程赋能,不仅实现了?;?,还增加了地下空间和功能空间。
注重便民利民,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。上海在城市更新中持续地打造“15分钟服务圈”,教育、卫生、养老、交通和市民的“开门七件事”,都努力实现在15分钟可及可达,城市更新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“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”,具体有哪些举措和方案?“一个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有硬实力,也要有软实力。硬实力让一个城市强大,软实力让一个城市伟大。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相得益彰?!鄙虾I缁峥蒲г旱澄榧侨ê獯硭?,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,也是上海全面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。
权衡代表说,人们到上海来不仅感受高楼大厦、地铁高架、人来人往、熙熙攘攘,还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特色。上海红色文化、海派文化、江南文化交相辉映,上海要推动三种文化融合创新和发展,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级,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
开放日活动中,两位来自知名学府校长的发言和答问,不仅妙语频出,更发人深省。
“把AI训练成做题家是科技的进步,把人训练成做题家是教育的落后?!敝泄蒲г涸菏?,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金力代表说。
他提出,要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“干细胞式”人才,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,具备发现新知识、解决新问题的能力。但是,“让做惯广播操的学生跑马拉松,肯定很难胜任”,如何解决?复旦大学的做法是坚持“目标逆推”,把2024年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年,开展质量观大研讨,想清楚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,执果索因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。
如何有效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?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,要在资源投入上“跟跑”,在校企合作上“并跑”,在抢占制高点上“领跑”。
丁奎岭代表眼中的“跟跑”,指的是稳定投入的增长速度要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,发挥调结构的“杠杆”作用,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,防止科研从“以目标为导向”向“以项目为导向”转变,削弱科学家攻关科技难题的精力与定力?!安⑴堋笔侵干罨咝S氪葱滦推笠档男魅诤?,发挥强耦合的“双主体”作用。比如,上海交大和华为合作成功研发鸿蒙系统,就是一个校企“并跑”的典型范式?!傲炫堋?,指的是准确把握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重点,发挥指方向的“头雁”作用,引领高??萍即葱陆?。他说,“科技创新不能蛮干盲干,还要有指挥棒、有方向感,找准、找对需要攻克的制高点”,形成能够“在驾驶室看清前方道路而不是看尾灯追随’、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梯队”。
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数据跨境流动,也是中外媒体记者关注的话题。
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代表说,进一步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,协同苏浙皖三省各扬所长,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,上海既要当好龙头勇挑重担,又要强化带动做好服务;既要紧扣目标久久为功,又要把准路径稳中求进;既要对标国际加快补齐短板,又要扬我所长积极参与国际竞合。
上海临港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袁国华代表介绍,临港新片区推进数据跨境流动,目前的主要工作可以用“123”来概括:“1”是正在打造的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,目前已入驻企业近60家;“2”是设立两个服务中心,即跨境服务的数据评估中心、跨境数据的全方位服务中心;“3”是促成三个制度,即跨境数据流动规定、分级分类管理办法、跨境数据操作指引,为跨境数据流动提供制度型保障。